2008年7月24日星期四

究竟谁更懂中国?


看了《功夫熊猫》,不禁又被好莱坞模式化的电影生产所折服。还是那种看到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但却无法不按部就班地看到完,连眼都不忍心眨一下。最后阿宝果然打败了大龙,过程也不外乎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一套。但他的制胜法宝却出人意料——空白的神龙宝典。作为正邪两方矛盾的焦点和故事的线索之所在,所有中式武侠故事都少不了“秘笈”、“宝典”之类的贯穿,但在这部迎合2008中国热的商业大片中,一部无字天书却成就了其中的最高境界——对自己的认识。在漫长的磨练之中,能认清自己本质的才能洞悉天机,从而成为最后的胜者。不再是成王败寇式的纯武力对决,美国人以他们所理解的功夫为中国人上了一课。当然好莱坞不会把阿宝塑造成一个一本正经的求道者,反而将叛逆、调皮、幽默甚至懦弱等一些最普遍的人性赋予了这个角色,使他在成为神龙大侠的过程中能博得笑声和每个普通人的共鸣。

特技特效、情节设置、视觉冲击力等好莱坞电影的看家把式在这里就不废话了。但就内容来讲作为商业片的《功夫熊猫》里无处不在的禅味却让任何港台武侠片和以更懂中国文化自诩的国产电影相形见绌。“从来就没有意外”、“害怕宿命的人往往会与宿命不期而遇”、“昨天已成历史,明天尚未到来,今天才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消息就是消息,哪有好坏之分”等这些让人回味无穷的台词以及乌龟大师在桃树下的颇似禅宗公案的阐释,让我们领略了真正的东方智慧的精髓。向来以商业运作见长的好莱坞电影在内涵上竟也能做到如此高度,并且以人人都能懂得的方式,这就是艺术吧。这对哪些动辄以向好莱坞看齐、东施效颦般地烧钱做大场面、以为把打打杀杀、恩恩怨怨拍得露骨就是艺术的张艺谋、陈凯歌之流,确是莫大的嘲讽。

在中国热的全球化市场背景中,以制贩中国文化为噱头的电影层出不穷,当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后,刀光剑影、上蹿下跳的中国功夫片更是蔚然成风,充斥荧幕的不是“人就是剑、剑就是人”这种故弄玄虚的胡话,就是“满城尽是大波妹”之类的恶俗审美,其所宣扬的终极价值不外乎江山美人、武林盟主等陈腐玩意儿,好像为了欲望和权势,每个中国人都会嗜血成性似的。这种对东方价值的烂俗化贩卖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但市场不在乎这些,只要是明星们在里面打得热闹,让我们在现实中受阻的种种欲念得以宣泄,就是好片,管他狗肉羊肉反正都是肉!

好在好莱坞是成熟的。他们知道怎么使用这些文化符号,知道怎么炮制情节,知道怎么调节火候。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杜绝妄念——正如阿宝在神龙宝典中看到的那样——认识自己的本质,深谙万化之机,所以他们能够把别人的故事讲得精彩入神,能够永远引领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从而成为大赢家。

同样是表现中华文化,看看人家那活灵活现的五侠客,再看看我们这五个呆头呆脑的福娃,唉~~~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没有评论: